读书计划
受一篇帖子《我的千书阅读计划》影响,我想也像别人一样的读书,求结果、求速度。别人是一天一本书,三年1000本书。我计划和樊登一样:每周读一本书,每年读50本。
本计划要力争全部完成。
2019年12月份读书计划。
- 第一周:如何阅读一本书
- 第二周: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
- 第三周:Python管窥
- 第四周:我也有话要说
今天已经是11号了,第一周过完了,第二周也已经过半了。需要加快读书速度了。
受一篇帖子《我的千书阅读计划》影响,我想也像别人一样的读书,求结果、求速度。别人是一天一本书,三年1000本书。我计划和樊登一样:每周读一本书,每年读50本。
本计划要力争全部完成。
2019年12月份读书计划。
马上这一年就要过去了,很多的网友们已经开始建新的计划、立新的flag了。很多的30天记录小程序、社团也都开始招募社员了。
还没有看记录日记,还没有总结今天的情况。不过自己还是很清楚自己今年执行的情况不理想的。
今天先开个头,记录一下明年美好的理想:
- 练出来一手不丑的楷书字体;
- 英语书虫看30本书;
- 读10本图书;
- 学会游泳,暑假带孩子一起游泳;
- 博客每半月写、发表一篇;
- 学习正常的与人交流;
- 其他的想到了再继续;
2019.11.11- 学习做家务,自己洗衣服(手洗内衣裤、袜子,机洗外套)、做饭(回抄两荤两素),周末假期带孩子做家务。
2019.11.14
这是第一次写周总结,可能很多地方有遗漏有没有写到的地方,希望坚持下去以后会有改变。
这是2019.7.15-2019.7.21这一周的工作总结。
希望以后有时间和精力能够加上个人发展方向的总结。
本周完成的三件事工作内容:新加坡工程车三维模型修改完善、检修工程车附件图修改后全体签字完成、4号线首检资料准备完善。
本月(2019年7月)初步读书计划
计划用一到两个星期的时间读完,中间不再增加其他图书。
预计结束时间2019.7.20日前。
每天中午有时间的话阅读一篇,计划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全部读完。
结束时间2019.7.20日
再次阅读一下试试,本月完成。不要求效果,完成好过完美。
结束时间2019.7.30日。
今天工作中再次深受打击,回到自己的小屋里面疗伤。
发现许诺的次数过多,做到的几乎没有。
想来想去,再开一个文章分类,名字就叫“最后一个七年”。
如果说60退休的话,那么你退休前只剩下不到三个七年了。
这是第一个七年,接下来还有第二个七年,以及最后一个七年。
把这里作为自家的自留地,没事的时候多来这里唠叨唠叨!
同时真诚的希望自己这次能够坚持下去,希望“最后第二个七年”和“最后第三个七年”能如期开张。
这七年中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,说实话我现在还没有想好,等我认真想想再回到这里来补充补充。
七年之后的目标:
七年内要完成的任务
李嘉图定律
土地租金是土地使用者所支付的价格,它是由垄断性(稀缺性)来决定的,而不是取决于地主在上面做的投资和改良的成本。它的价格受限于租用者(农民)能够承担的价格。
最高的租金和落差是如何确定的呢?李嘉图的租金定律给出了两种决定因素,即不同土地收入的差额,以及和其他投资资本回报的对比。
随着互联网将一切变得透明,李嘉图定律带来的势差是不断地被放大。概括来讲,信息越透明,这中趋势越明显,互联网的发展会带来李嘉图定律的放大效果。
可以预言:
将来好学校、好医院、好地段的房子,会越来越紧缺,而不是稀缺性问题得到缓解。
作为凡人,能做的就是按照这些定律所说的办。比如买房子,千万不要贪便宜找一个烂地段去买,再漂亮的新房子都会贬值,只有好地段的土地才会升值。公司雇人,千万不要贪便宜雇一大堆三流人士充数。
同样,作为人,如果不能做到比周围人明显高出一截,那么劳动都是免费的、不值钱的。这就如同荒滩盐碱地,没有人愿意付钱租用一样。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老说,十个九十分,也抵不上一个100分的原因。
处在信息时代,就要了解它的定律,并且把它们写入我们的行动指南。
为什么我一直有一种今生无望的感觉。
如果说人的寿命是80岁的话,那么我现在才刚刚过了1/2而已。
昨天看了济公传的扮演者“游本昌”的一个采访记录,老爷子从20岁的时候开始,兢兢业业,一直扎扎实实的在努力,再努力。
借鉴国外的先进表演方法,琢磨自己的表演内涵。
到了50多岁的时候,有了一个在电视上当主角的演出机会。
正是有了前面的扎实表演技能,才让他在电视上一举成名天下知。
现在80多岁的老爷子还奋斗在表演第一线。
前面的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再加上工作的15年,不是才过去1/2么。今后还有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度过呢。
为什么要放弃,为什么要得过且过,为什么不从头开始、重头再来。重新过个不一样的人生。
放下你所有的包袱。你的人生进程已经到了低谷了,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?
过好当下的每一天,把握好每一次机会,做好当下的工作,发展出新的不一样的人生。
人生下半场已经登场。
今天是星期一,一周的第一天。总体说来今天的效率不错,上午4个番茄钟,都基本完成了。
下午一直开会,一直开到下午快下班时间。
下班后的兴致不高,一直没有做出有效的劳动成果。磨叽到六点半左右,收拾办公桌,回家。
领导看见我准备回家,问我到:“这么早就回去,这加班时间也太短了,能有什么效果,应该一下加班到八九点钟,这样才能出效果。”
我心里说到:“我今天加班干完了这个,明天就会有更多的那个要干,活儿是永远永远都干不完的。”我说这些是有深刻体会的。
现在的任务像流水一样的堆在后面,干完一件,你会发现又多了两件;干了两件你会发现又多了四件。
只能挑重要的事情去做,而不是浪费无休止的加班时间去做那些可有可无的事情。那样累死也做不完
向吴军老师学习,做到他在《硅谷来信》中第一封信写的那样
--不做伪工作者。
一个人所追求的不应该是完成了百分之几,或者百分之几十的工作,而是做完了哪几件重要的事情。
一个聪明的员工,应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,并且优先完成它们——这是所有新员工都欠缺的技能。
每当你因总也干不完的工作而焦虑时,不妨试试先停下来,重新梳理一遍手边的工作:主动地站在对公司业务帮助最大的角度,站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,当处于工作永远做不完的处境时,把那些最重要的完成了。